Steve Reich: The String Quartets

Steve Reich: The String Quartets

细看先锋极简主义大师 Steve Reich 一甲子的音乐生涯,与时俱进的录音技术运用强化了情绪的感染力,为他的曲作画龙点睛,也让他因此广为人知。这张专辑从 Reich 的作品中别出心裁地撷取出三则弦乐四重奏经典,包括了于 1988 年发表的《Different Trains》、1998 年发表的《Triple Quartet》和 2010 年发表的《WTC 9/11》,并交由美国合奏团 Mivos Quartet 重新诠释,通过这三首乐曲见证 Reich 的生命脉络,一窥 Reich 音乐创作的高光缩影。在 Steve Reich 看来,音乐是智力和情感的活动。“这让它在人类中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他告诉 Apple Music。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向来是他的取材对象,从回忆里提炼音乐概念更是写就四重奏作品“自然的过程”。 二战时期与 Reich 的童年重叠,美国与欧洲发生的故事如天堂与地狱之别。“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在洛杉矶生活,爸爸在纽约,我在家庭教师 Virginia 的陪伴下往返这两地。那是 1930 年代末到 40 年代初,如果我当时生活在欧洲,经历就会截然不同。当时在美国当 Pullman 列车的行李员是黑人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之一。”莱许一边回忆着童年的生活片段,一边在采访中细数着《Different Trains》诞生的缘由,“所以,这部作品涵盖了上述所有角度,这一切共同创造了一个统一的环境,对我来说富有私人意义,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创作《Different Trains》的 80 年代恰逢采样普及,人们可以借助新技术在演奏时播放录音,善于利用新技术的 Reich 将火车行驶的录音、大屠杀幸存者及列车工作人员的话语一并织入音乐结构,在标志性的搏动节奏中描绘出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世界。 来到 Reich 推开古典音乐之门的求学年代,陪伴他整个大学生涯的 20 世纪作曲家巴托克也与 Reich 的作品有着莫大的渊源。《Triple Quartet》的创作正是受他的一部作品启发:“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求学期间,我听了很多巴托克,特别是《第四弦乐交响曲》。”此时距离《Different Trains》问世已过十年,采样技术已完全成熟,于是灵感迸发的 Reich 在这首作品中创意性地写入了三个四重奏声部,可以现场演奏一首乐曲的同时播放另外两首的录音。“在弦乐四重奏里,我希望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同声齐奏,发出类似小提琴但又不完全一样的音色。”Reich 分享了他的作曲思路,“我也想有更多声音可用,所以我使用预先录好的磁带让乐器的声音翻倍,营造出尽情释放的感觉。‘快-慢-快’的三乐章结构可以上溯到斯卡拉蒂和巴洛克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同声齐奏的提琴碰撞也是对 Reich 于 1965 年创作的乐曲《It’s Gonna Rain》中巧妙构思的延续,当年为磁带创作的开创性大作在后世作品里仍有着余音绕梁的影响绵延。 震惊全美的“9·11”事件同样在 Reich 的生命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至于记载这段记忆的作品《WTC 9/11》在事件发生的近 10 年后才问世——因为直到那时,他才感觉自己能够从创作素材的角度去思考那场悲剧。也因为这部作品,Reich 终于明悉了创作的原始要终:“当你作曲时,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那么你在为谁创作呢?如果你在写一部商业作品,那你就要让它契合电影或广告的主题;但如果你在为大众创作,那么你就应该用作曲取悦自己。因为如果我有担忧,别人当然也会有;如果我喜欢这些音乐,那很可能你们也喜欢。”怀着这样的念头,他将自己对这一事件紧张悲痛的心理阴影勇敢剖白,流露在乐章的每一个音符里。在这首乐曲中,Steve Reich 不仅继续沿用了采样技法,让亲历者的话语录音交织期间,为了放大不同受访者声音先后涌现的情感冲击,他还使用了一项新的音效处理技术:“在不改变音高的情况下延长一个音,比如主持人说‘波士顿’(Boston)的最后一个音节。一个说话者的音节被另一个人延续,在话语之间建立和声关系。”Steve Reich 大胆启用各种新兴录音手段,在技术的裨益中深化乐曲的情感渲染力量。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