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J. 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对于很多音乐家来说,录制巴赫的重要作品具有标志性意义,比如大提琴组曲、48首前奏曲与赋格、无伴奏小提琴作品等等,这些乐曲如同等待被征服的珠穆朗玛峰,只有在时机成熟之际,演奏家才会向它们发起挑战。 凝练毕生所学交出里程碑式的专辑。 钢琴家维京格·奥拉夫森认为,自己是时候录制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了。“到 2024 年 2 月我就 40 岁了,距离我公开演奏《哥德堡》也有 10 年了。”他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倒不是说我年纪有多大,而是我现在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已经和我 30 岁时不一样了。” “在我看来,《哥德堡》就像一部容纳键盘音乐各种可能性的百科全书。”他继续说道,“仿佛巴赫在 1741 年在大西洋抛了一封瓶中信,希望能为它找到听众。神奇的是,它真的找到了。” 这张《哥德堡变奏曲》标志着奥拉夫森录音生涯的转折点。他此前在 DG 唱片旗下录制的作品,都是精心编排且极具原创性的独奏音乐(如《Mozart & Contemporaries》和《From Afar》),没有单一重要作品的录音。在奥拉夫森眼中,《哥德堡变奏曲》不仅是巴赫最杰出的键盘乐作品之一,更是至善至美的一整套乐曲,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历程。 专辑开头的乐曲,被奥拉夫森称为“咏叹调中的咏叹调,是有史以来最优美的键盘音乐之一,也是生之颂歌”。接下来的 30 首变奏曲,每一首都建立在“咏叹调”简单的和声结构之上。“巴赫是在告诉我们,在咏叹调的基础 DNA 中,你可以探索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奥拉夫森表示,“基因里洞藏着生命之美,我认为这首曲子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具生命力的创造之一。” 《哥德堡》便有如一段生命历程。前 14 首变奏曲和“咏叹调”一样,都采用了相同的 G 大调,听起来平静而闲适。奥拉夫森解释道:“你很容易从这些曲子中联想到快乐的童年,那时的你还不需要面对什么困难。”而从第 15 首变奏开始,一切都变了——气氛变得阴暗,节拍也放缓下来。“你会措手不及,它颠覆了一切,并在最后以极为开阔的空心五度和弦收尾,音符之间相隔了你能想象的键盘上的最远距离,一边是 Low G,一边是 High D。” 奥拉夫森在第 16 号变奏中描绘了一幅重生的画卷,这首变奏采用法国序曲的风格谱写,有着近乎歌剧式的热情。他感叹:“无比欢乐的变奏和卡农又回来了,全部都是 G 大调。”深刻的悲伤之后是纯粹的欢乐——这种模式从第 21 号和 25 号变奏起重复了两次,并在第 30 号变奏中回到原点。最后一首变奏里,巴赫以结合了两首传统民谣的“集腋曲”(quodlibet)再现主题,重演了巴赫家族内部娱乐时常用的歌曲。 最后,我们回到了“咏叹调”,这场漫长的旅程终于画上句号。“头尾两首‘咏叹调’有趣的地方就是它们的音符是一样的,呈现出来却又不尽相同。”奥拉夫森表示,“一切都彻底改变了。我想,当你 75 分钟后再听到它时,你会感觉巴赫为你带来了近乎生命尽头的体验。 “我每次演奏最终的‘咏叹调’,无论是在录音室还是舞台上,都会产生心碎的感觉。我不想它就这样结束。你会害怕听到最后的和弦和结束后的沉默。” 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忽视“沉默”在《哥德堡变奏曲》中的重要作用,它决定着每首变奏如何过渡到下一首,是立即转入还是经历戏剧性的停顿。“每首变奏曲结束之后,决定下一首在哪一个瞬间开始——我很享受这种时候。”奥拉夫森表示。每一次表演都应该避免陷入“一首接一首”的窠臼。“那种感觉就很不好。”他表示,“永远不应该像打卡上班那样演奏。” 所以,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聆听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呢?“每一个演奏者都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哥德堡》,每一个观众也是如此。”奥拉夫森建议我们不要想太多,直接听就好。“最好的方式就是早晨一起床就听,连续听上一个月。”他解释道,“然后看看下个月的第一天,你会有什么感受。你的心境会不同,对这部作品的感受也会不一样。 “我可以保证,你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也会爱上这部曲子。”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