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xty Summers

Sixty Summers

“它感觉就像是我的第一张专辑。”Julia Stone 在谈到自己花了 6 年时间制作的第三张个人专辑《Sixty Summers》时,告诉 Apple Music。“它代表着发现生活中的更多自由、发现我自己。这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但我一直觉得非常有意思。我在通过它为我一直保密的那部分自己喝彩。”这张专辑格局宏大、扣人心弦,完全不同于前两张专辑,以及她和弟弟以 Angus & Julia Stone 身份发表的作品。“Angus 和我开始做音乐的时候,从刚刚开始学弹吉他、用吉他写出《Wasted》到把它发表出来,然后突然就开始到处表演,整个过程都非常紧凑;而在这张专辑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方向。”她说道。 Stone 与 Thomas Bartlett 和 St. Vincent(原名 Annie Clark)一起创作并制作了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此外 The National 乐队的 Matt Berninger 和 Bryce Dessner,还有 Meg Mac 和 Vera Blue 等人也参与了创作和演唱。其中与 Clark 的相处格外有益,把她推向了创意的新高度,同时也带来了深刻而严苛的检视。“Annie 非常注重细节,而且她十分在意去体会歌曲的意图和故事的意义。”她说道,“一首歌可能听起来不错,但如果你没说到点子上,那再好听也没用。我想很少有人像她那样在乎音乐。有时候我会说:‘我觉得已经够好了,我已经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她却说:‘还没有,再加加油,’我很爱她这一点。这不是她的专辑,但她仍然那么重视它。” 专辑截取 Stone 生活的细节碎片,勾勒出不同的情感色调。一个情绪亢奋的夏夜,她的朋友兴奋地抓住她的肩膀说:“你能相信吗?我们只剩 60 个夏天了。”生命短促的感觉扑面而来,“Sixty Summers”的名字和同名单曲也由此而来;《Break》描绘了受到某种支配的感觉,“无论它对你是好还是坏,有时候你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不如干脆放手,享受这个过程。我们试着用音乐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所以你会被歌曲的节奏和律动拽着向前走,停不下来,没有喘息的机会。”《Dance》道出一段不会有结果的感情的酸涩和无奈,“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了,没有什么事可以做了,所以我们趁音乐还没停,再跳一支舞,享受这一刻吧。”《Substance》则讲述了爱上一个不重视你的人的感受:“我与 Vera Blue 和 Dann Hume 一起写了这首歌,我们都有同样的经历,那就是别人因为错误的原因想和你在一起。”这首本应收在 Vera Blue 专辑里的歌,阴差阳错被 Stone 收入囊中,在 St.Vincent 制作的绝妙 beat 下,有着别样的歌曲结构。 在专辑中,Stone 还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经历,用音乐抒发了人生感悟。“就歌词而言,《Queen》是我最喜欢的歌之一。写这首歌时我刚从一段噩梦般的关系中苏醒,意识到多年来我一直低谷了自己。”Stone 很喜欢这首的副歌,“我自己的经历已经足够多了,我却完全忘了这件事,反而在泥土里挣扎。这首歌讲的是你终于想起了自己身上本就有得到爱的能力。”她也诚实坦言,《I Am No One》是与她之前的专辑联系最紧密的一首歌:“它讲的是你感觉自己没什么特别,感觉自己彻底隐形了,你的行为方式与内心需求没什么联系。因为你没有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所以你有种要消失的感觉。我希望用‘不要在剩下的 60 个夏天里做的事’这个概念来为专辑收尾。它来自我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当时我可能做了不少这样的傻事。” 同时,Stone 还在舞曲《Who》里深入探索流行乐的感性、尝试类似 Madonna 的风格,并在专辑最后加入《Dance》的法语版,只因“我在欧洲演出时,无论去到哪个国家,我都要学着用当地的语言唱首歌”,这些新动作都为乐迷长久的期待带来了十足的回响。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