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zt

Liszt

李斯特於 1853 年完成的《B 小調奏鳴曲》,綜觀鋼琴音樂中無疑是一部巔峰之作。從蕭邦式的激情到惡魔般的狂怒,這部頗具篇幅、交織著各色主題巧思的單樂章作品,更是 Benjamin Grosvenor 這位英國鋼琴家發揮精湛技巧及音樂底蘊的最佳樂曲。這張猶如一場令人驚豔的李斯特音樂之旅的專輯,除了有壯闊而張力十足的《B 小調奏鳴曲》為主秀,同樣引人入勝還有改編自舒伯特與貝里尼的兩部作品,呈現出這位鋼琴奇才的不同面貌。「我想呈現的是,李斯特不僅是作曲家,也是一位改編大師。」Benjamin Grosvenor 告訴 Apple Music:「他大力支持其他作曲家,並透過個人改編把他們的作品推廣出去。」這張專輯還蘊藏了 Grosvenor 的個人巧思,帶來包括結尾曲舒伯特的《聖母頌》等多首柔情詮釋,皆有獨特的意義——「我外公是李斯特的超級樂迷。」Grosvenor 說。「他是業餘鋼琴家,教我媽媽彈琴,然後媽媽又教我彈琴。」Grosvenor 補充:「但很遺憾地,他在 2020 年初過世了。我認為用這張李斯特專輯向他致敬,再適合不過了。」接下來,讓 Grosvenor 帶我們逐曲欣賞這張扣人心弦的專輯。 《B 小調奏鳴曲,作品 S.178》 「這首充滿華美鋼琴音效、超凡入聖的靈氣及抒意的奏鳴曲,獨特之處在李斯特以數個樂思發展出單樂章的架構,而這些樂思還以變化形式貫串整部作品,像第一頁的惡魔主題便變形為一段動人的抒情旋律。這是一首個性鮮明、戲劇張力強烈的作品,我的挑戰就是如何表現出所有的情緒和色彩,並創造出一條令人信服的敘事線。」 《搖籃曲,作品 S. 174》 「在《B 小調奏鳴曲》之後聽這首曲子很有趣,因為《奏鳴曲》的結尾有點像煙消雲散的感覺,尤其尾音像是從夢中醒來,《搖籃曲》則以如霧的開頭重回那場夢境。整首曲子除了有黑暗沉鬱、慷慨激昂,同時也有細膩入微的抒情段落,樂曲發展至狂喜的高潮,接著以美妙的跌宕漸漸地從尾聲淡出。這是一首優美卻有點被忽視的曲子。」 《巡禮之年第二年,作品 S. 161》 「這三首作品根據 14 世紀詩人佩特拉克 (Petrarch) 的十四行詩而作,每一首皆代表不同的愛情觀。《第 123 號十四行詩》帶著敬意,而《第 104 號》則是一首有點爆發式、更為激情澎湃的作品。李斯特晚年卸下了演奏家光環返樸歸真,因而從作品裡能聽出其來有自;但這些樂曲仍不乏如火的情緒和熱情,也是他所選詩作中如畫般的完美作品。」 《諾瑪的回憶,作品 S.394 (改編自貝里尼)》 「李斯特這首為鋼琴所作的改編簡直絕妙,他基本上縮寫了整齣歌劇,然後用「既是李斯特也是貝里尼」的方式整合。在原作的基礎上他帶來傑出的創作,同時不失那份對貝里尼筆下極佳旋律的愛意,正是這首改編如此出色的原因。但這首作品也十分困難,在現場表演的當下,如果彈不準或出錯還可以應付過去,但錄音時就很講求準確度,還有那團讓音樂鮮活起來的熱火。」 《聖母頌,作品 S. 558/12 (改編自舒伯特,作品 D. 839)》 「李斯特是位既有愛心、慷慨又常鼓舞他人的作曲家,這首作品正是絕佳的例子。在他的改編下,這首舒伯特作品又重新獲得注目。在當時,這些作品漸漸地不受歡迎甚至被淡忘,因此他的改編背後有著一個崇高的使命。鋼琴的問題是琴聲無法持久、會漸漸衰弱,畢竟它本質上是打擊樂器。所以李斯特的很多改編作品,尤其是歌曲,運用了繁複的伴奏來幫助維持旋律,我覺得他在這裡的做法非常有創意。」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