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 Here We Are

But Here We Are

大概很難想像,Foo Fighters 在 2022 年 3 月聽聞長期鼓手 Taylor Hawkins 驟然離世的噩耗後經歷了什麼。同樣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打起精神。自創團之初,Foo Fighters 的音樂就充滿堅毅精神,一方面帶有超級英雄的氣勢,卻又帶有貼近大眾的日常氣質。而說到錄音,這些團員沒有任何怠惰與鬆懈。相對於曲高和寡的自我表達,他們的音樂追求的是引人共鳴的暢意快感,因此被稱為「Post-Grunge 版的 AC/DC」的 Foo Fighters,逐漸站上了頂尖搖滾樂團之列。 僅在 Hawkins 離世 15 個月後,Foo Fighters 便交出第 11 張錄音室專輯《But Here We Are》,這說明了他們從未停下腳步,而是一如往常做著搖滾樂團該做的事。然而,就算樂團主腦 Dave Grohl 是出了名的高產量,他也不希望從這樁憾事中獲得創作靈感。如此悲痛之情,也在專輯中化為各種形式:從開場曲〈Rescued〉的震驚質問:「這真的發生了嗎?!」(Is this happening now?!)、Grohl 與女兒 Violet 合唱沉鬱憂傷的〈Show Me How〉、在長達 10 分鐘的〈The Teacher〉中表達憤怒,到以 Slowcore 風格的結尾曲〈Rest〉展現脆弱與接受,這些各個階段的情緒,在〈Under You〉的不羈和歡樂中得到中和。作為世界一流「舞台搖滾」樂團,走過 20 多年的 Foo Fighters 仍接續帶來足以引發暴動的生猛演奏。只要聽過〈The Teacher〉中的不和諧音、專輯同名曲中的粗礪歌聲,和〈Nothing at All〉副歌裡在傷痛中奮起的精神,就會了解,這支走過許多風雨的樂團,仍努力開拓著未來之路。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