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ENT

TALENT

直接用「TALENT」(才華) 作爲標題,The Crane 對於首張專輯的自信是毋庸置疑的。2022 年初推出 EP《鶴園》介紹藝名來歷和個人背景,同年年尾以這張《TALENT》補充了完整創作力,令人看到 The Crane 如何按部就班地結合東西方文化的音樂滋養、審美觀,以及早期擔任鄭宜農製作人和 HUSH 巡演樂手等豐富經驗,並系統性地轉化為具有辨識度的音樂作品。《TALENT》中大量的段落變奏與復古元素的相互碰撞,再加上 The Crane 得天獨厚的低沉嗓音,都有著一股難以被複製的迷人氣味。 在《鶴園》中先以合成器編曲當作牛刀小試,The Crane 在《TALENT》 則開始大展真實樂器配置的敏銳天賦。序曲〈Natural Ability〉以帶著 70 年代情懷的 Motown 風格展開,相比前作的電子聲響,轉而用輕盈的鋼琴與弦樂,呈現了早期以樂器演奏為主軸,較爲「本格派」的 R&B 經典曲式。而描述戀人爭吵後內心獨白的〈PRINCESS〉,則將時間快轉到了 90 年代末,以重複性音色和簡約鼓組爲底,著重於人聲主副歌的旋律,組成相對「現代」的 R&B 之聲。 邀來 ØZI 合唱的〈The dragon song〉則將 The Crane 對各年代 R&B 的探索拉近了一點:2000 年代時將搖滾融合嘻哈的好戲,在他的把玩之下又呈現新氣象,從柔軟的夢境囈語開場,再直接以節奏變化段落,似乎重現了 2000 年代時的男孩團體,每張專輯中都要有首饒舌曲的熱潮;〈不介意〉節制簡約的編曲,同樣令人嗅到 2000 年初方大同作品如《愛愛愛》、《未來》裡華語流行 R&B 的浪漫調性;他接著在〈Classy〉續航拼接功力,以悅耳旋律開場,再來以截然不同的氛圍銜接,中段從悠揚轉調至激昂,彷彿捎來 St. Vincent 的音樂神采。對 R&B 的探索回到現代,The Crane 在緩緩將情緒堆疊起來的〈還不想睡〉中,以他低沈嗓音結合 Ambient 氛圍的當代 R&B 曲式,除了承襲了 2010 年代後崛起的 Frank Ocean、Steve Lacy 的慵懶之風外,也在新一代華語「靈魂樂」風潮中顯現了他獨特的創作火力。 專輯中歌曲段落的豐富變化、一氣呵成的聽覺體驗,或是各年代曲風的透徹演繹,都證明了 The Crane 在不同的經歷之後的進化——無論是參與林宥嘉的歌曲〈少女〉製作,或是加入 ØZI 的泛嘻哈、R&B 廠牌「新樂園」等等,與業內音樂人大量的豐富共事經驗和切磋,皆使他在創作中收放自如,也展現駕輕就熟的編曲敘事。同時,他將沉澱在內心的千思萬想在《TALENT》中抒發,偶爾沉穩、偶爾張狂、偶爾吐露奇妙哲思,正如同在〈Up In The Clouds〉裡唱的:「我看到了陽光/只有當我晚上不睡覺的時候/因為我們生來就是為了死亡/所以享受飛行吧」(I see the sunlight, only when I stay up at night/Cause we’re born to die/So enjoy the flight),The Crane 正準備以奪目的「TALENT」引領一場另類音樂飛行。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