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

左手

1990 年代,萬芳為多部電視劇、電影主題曲獻聲,以緊扣劇情的戲劇化唱腔為人所津津樂道,代表作〈新不了情〉更透過獨特的味道娓娓道來無法繼續廝守的苦,成為一代苦情歌經典。1997 年,萬芳已然是家喻戶曉的歌手,然而這些成就卻讓她感到茫然與徬徨,她渴望更真實的歌聲,於是左撇子的她重新練習用回左手寫字、生活,也用第九張個人專輯《左手》重新定義另一個真實的萬芳。專輯製作陣容聯合五位華語樂壇重量級人物,從李宗盛、黃國倫、黃建昌,到黃韻玲再到陳柔錚,更不用說還有鄭華娟、許常德、郭子、張洪量等著名詞曲作者的加盟協作。然而這張彙聚黃金陣容的專輯並非為了再次打造流行巔峰,而是為讓萬芳轉型成為文藝與敘事歌手而打下堅實基礎。雖然依然收錄了有如〈放逐〉、〈守夜人〉和〈分手〉這類經典的情歌作品,但是沒有過度渲染悲情傷感情緒,反而經別具巧思的旋律與編曲安排,深度刻畫情感中的自我內在世界,透過萬芳如唱似訴的詮釋展開說故事般的敘事篇章。專輯主打歌〈孩子氣〉由鄭華娟作詞作曲,節奏輕快,編曲充滿縹緲的異國風情,讓歌迷們聽見了一個不一樣孩子氣的萬芳,而在專輯末尾更收錄李宗盛版本的〈孩子氣-成人篇〉與黃建昌相互較勁,以冷色調與較為厚重的編曲營造出全然不同的樣貌,也貼切呼應了專輯主軸:重新執起左手生活的另一個自己。專輯標題曲〈左手〉實則並非一首歌曲,而是一段 32 秒的念白:「我是萬芳,我是一個左撇子,天生用左手的人……」這段內心剖白講述了小時候硬生生被家長矯正改用右手的血淚史,瞬間拉近了歌者與有相同經歷的聽者之間的距離。雖然沒有像是先前幾張專輯火熱暢銷,但是對於萬芳而言卻是歌唱事業的重要轉捩點,不願沉溺於流行趨勢,而是用更真誠的態度唱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這也是更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萬芳。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