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盡頭

愛情的盡頭

「妳剛剛哼的那首歌滿好聽的。就現在放的這首,叫什麼?」 「伍佰的〈Last Dance〉。」 「我很喜歡這首歌。專輯放哪?我要買。」 「在那邊。專輯名稱是《愛情的盡頭》。」 2019 年熱門偶像劇《想見你》,以男女主角在唱片行相遇為起點開展劇情,對白提及的歌曲也成為貫串整部劇的聽覺軸線。可能伍佰自己也沒想到,在《愛情的盡頭》專輯問世、成為經典的二十多年後,還能以如此嶄新姿態繼續風靡下一個世代的耳朵。同時,伍佰對各世代華語創作人來說也是一個指標性的角色,受他啟發的獨立樂團相當多。例如,2022 年滾石唱片四十週年時,邀請許多不同風格的樂團參與翻唱旗下藝人歌曲的企劃,所推出的《滾石撞樂隊 40 團拚經典》合輯中,包含盤尼西林翻唱的〈夏夜晚風〉在內,就有五團選擇伍佰的歌曲;而另一首由 OVDS 翻唱蘇慧倫的〈黃色月亮〉其實也出自伍佰之手,更展現了他對跨類型音樂人的影響力。 回到 1996 年,原本因為外型和音樂風格過於獨特而不受市場青睞的伍佰,在發行《浪人情歌》與《伍佰的Live-枉費青春》後音樂事業明顯有了起色。這時的他雖尚未開發出日後讓人目不暇給的多般面貌,但其「台式 Rock Star」的形象已然確立。伍佰一方面延續《浪人情歌》的路線,持續吸納西洋搖滾元素,以口語卻帶詩意的語言,創作同時能夠感染藍領階級與知識份子的男性心聲;另一方面則以高超的現場熱力和音樂根底,與 China Blue 樂團在甫發芽的台北 Live House 場景如息壤、Live Ago-Go 創造一場又一場的爆滿能量。兩股力量集結而成的《愛情的盡頭》,將伍佰推上生涯初期的第一座巔峰。 這個階段的伍佰尤其力求展現情歌的浪漫美感,專輯起頭的〈夏夜晚風〉以鋼琴伴奏襯托出他內斂而純粹的一面,是伍佰歷年來也很少見的簡約之作,在 2020 年前後也被 deca joins 、Layton Wu 等後起之秀翻唱,簡約的編曲交由不同曲風演繹,在數十年後被各世代的浪漫重新詮釋;〈挪威的森林〉早已是殿堂級必點 K 歌,是伍佰閱讀村上春樹同名小說後的有感而發;〈愛情的盡頭〉則再顯「浪人」本色,詮釋搖滾男兒即使失戀也依然保有的飄撇態度;至於快節奏的曲目如〈青春〉、〈人生一場夢〉,則能從中辨識出伍佰將多樣西洋搖滾融為己用的功底。這張專輯如今聽來,像是封存了 90 年代中期台灣的躁動氣息,而你無需穿越時空,只要戴上耳機就能感受伍佰為華語音樂開創新局的魅力。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