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GHTSIDE

BRIGHTSIDE

「上張專輯比較聚焦在內心世界,但這次我們不做那種作品了,我們要來談談更廣泛的情感。」(The last album told more inner-world being story, and this one is not that type of record that way. It's not about the story, it's about a wider feeling.) 美國民謠搖滾樂團 The Lumineers 在 Apple Music 的廣播節目《ALT CTRL Radio with Hanuman Welch》上如此介紹新專輯《BRIGHTSIDE》。 2019 年發行的《III》以「章節式」的手法講述一名虛構人物的藥物濫用心路歷程,而相隔兩年多發行的《BRIGHTSIDE》(光明面) 則在專輯名稱一語道破主題——將格局從單一視角抬升至能令更多人共感的明亮、正向能量,也與團名 The Lumineers (點亮、啟發者) 對應。描摹「明亮」主題的作品時常忽略陽光背後的陰影,但《BRIGHTSIDE》的珍貴便是直面陰暗之時,仍能伸手攫取光明,正如民謠前輩 Leonard Cohen 在〈Anthem〉曲中的名句:「萬物皆有裂隙,但那也是光得以透進之處。」(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不論是側重電吉他表現、有著根源搖滾風味的〈BRIGHTSIDE〉,抑或由鋼琴編曲主導的〈A.M. RADIO〉、〈BIG SHOT〉,都在在地證明了這點——乍看晦澀消極的歌詞,內裡卻滿佈明快積極的意念。如專輯同名曲〈BRIGHTSIDE〉雖然又以藥物濫用者的迷離視點切入,「嗑了旅館房內的迷幻蘑菇/我癱軟在被褥上/而你聽著《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可我幾乎看不清你的雙眸」(I was stranded in the bed/You were listenin' to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I could barely see your eyes/Psilocybin in a hotel room)。這般宛若美式影集裡陳套場景的愛情故事,雖然被主唱 Wesley Schultz 在媒體 SPIN 的專訪中形容為「一個 15 歲少年的自溺幻想」(It’s like a 15-year-old’s fever dream),但在隨後壯闊的民謠搖滾氛圍中,他卻高歌:「寶貝,就在今夜/我就是你的光明面」(I’ll be your brightside/baby/tonight) 既不打破這場幻夢,也不對此批判,有的只是如廝地溫柔與無條件的包容。 若你認為永遠只能陷於理想與平庸生活的矛盾拉扯中,〈BIG SHOT〉馬上就告訴你每個人都能有那一鳴驚人的時刻。或者在這方天地感到徬徨無路?〈WHERE WE ARE〉便彷彿拍了拍你的肩說道:「我也不知道我們在哪,但一切都會好的。」(I don't know where we are/But it will be okay)。最後〈A.M. Radio〉則再次堅定地傳達出「我不會放棄你/我的眼中有無盡光芒」(I couldn't give you up/And the daylight in my eyes) 的陪伴。 《BRIGHTSIDE》的兩位成員 Wesley Schultz 和 Jeremiah Fraites 找來從《Cleopatra》、《III》便合作至今的製作人 Simone Felice,和過去常以客座樂手身分合作的 David Baron 加入製作,共同鑽進位於山間的錄音室。俯瞰河流與山谷等自然風光的體驗,或許便是《BRIGHTSIDE》在紛亂時代中仍能閃耀田園牧歌般光采的原因。不僅是主題上告別了《III》相對陰暗的敘事,The Lumineers 也在自身的民謠框架下帶來了音樂的變化,從舊作慣常以打擊樂製造迴響,讓人想起早期 Bon Iver 冷調曲式的編曲手法中脫離,在彈唱小品以及澎湃的抒情曲間交錯,Wesley Schultz 也更直接乾脆地扯開嗓子,飽含力量地唱出前述的句句歌詞。 The Lumineers 彷彿用《BRIGHTSIDE》的音樂帶聽者行過了一趟「心靈」版的公路之旅——香菸的氣味、汽車與閃爍的交通號誌——這些歌詞中途經的日常風景與吉光片羽卻包裹著生命中的宏大命題,正確與錯誤、沉溺與拯救,更重要的是讓人知道我們正行在光明之下,為混亂且複雜的世界射進了一道真誠之光。

音訊特輯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