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古樂合奏團

最新發行

必聽專輯

關於維也納古樂合奏團

維也納古樂合奏團長期專注於古樂器和演奏技巧,是水準頂尖的古樂團,並已有大量錄音作品問世。 指揮家兼大提琴家尼可拉斯 · 哈農庫特於 1953 年在維也納創立古樂合奏團,由哈農庫特的妻子愛麗絲領銜擔任第一小提琴,並廣邀多位來自 Vienna Symphony Orchestra 的年輕同事一起參與,經過四年的準備,他們才登台首演。維也納作為大鍵琴演奏家雷翁哈特,以及古樂團體 Clemencic Consort、Capella Academica 和 Vienna Recorder Ensemble 的根據地,在早期古樂表演方面已受到全世界關注,但維也納古樂合奏團卻一鳴驚人,展現了當時大多數古樂團所沒有的精湛技術。 1963 年,他們與 Teldec 唱片公司 (當時的 Telefunken) 開啟合作,錄音作品雖屢獲殊榮,但也經常引起爭議。有趣的是,維也納古樂合奏團探索的曲目,一步步地依循了西方音樂史的軌跡。樂團早期選曲時以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再創作為主。不過他們的第一個錄音卻是普賽爾的《Viol Fantasias》(1680),並很快就以濃烈的巴洛克風格演奏而成名。維也納古樂合奏團多次詮釋巴哈的音樂並廣受好評,其中包括《布蘭登堡協奏曲》(1964 年首次錄製)、《管弦樂組曲》(1966)、《聖約翰受難曲》(1965)、《B 小調彌撒曲》(1968)、《馬太受難曲》(1970),以及完整錄製巴哈康塔塔曲目的大型計劃 (1971 年至 1990 年間與大鍵琴演奏家雷翁哈特合作錄製)。同時,樂團還參與了 70 年代蘇黎世所有三部蒙台威爾第歌劇的製作,並演出拉摩、泰勒曼、韓德爾等許多人的作品。憑著深厚的專業知識與技巧,維也納古樂合奏團又跨足 18 世紀音樂,演出莫札特和海頓的交響曲、合唱作品和歌劇。該樂團曾獲葛萊美獎,以及多次獲得法國唱片大獎 (French Grand Prix du Disque)、愛迪生獎、德國唱片大獎 (German Schallplattenpreis) 和德國唱片評論家獎 (Preis der Deutschen Schallplattenkritik) 等各大獎項肯定;而巴哈的康塔塔系列,更為他們贏得了留聲機獎的「特殊成就」獎項。 創辦人哈農庫特夫婦的願景正是維也納古樂合奏團的表演理念。尼可拉斯把自己 1954 年發表的論文《論古樂的詮釋》(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usic) 稱為合奏團的信條。根據他的觀察,人們多以兩種相互衝突的方式對待古樂,其一是完全改變古樂,將之移植到現代;其二則是在學術上將自身與現代的聯繫剪斷,以完全把演奏者「移植」到過去。而他的理想,則是使用過去的技術和樂器,重新創造充滿活力的當代音樂。他將巴洛克式的管弦樂團視為一種樂器,並稱「其樂聲和技巧能幫助並啟發我們」在 20 世紀生活和音樂創作。他的表演融合精湛的古樂器演奏技巧、獨特而清晰的傳達方式與重音強調、精心設計且符合歷史考證的調音系統,以及對空間元素的創意利用,從而呈現出「音樂的對話」。 哈農庫特夫婦皆已於 2015 年自維也納古樂合奏團退休,並由 Stefan Gottfried 接手尼可拉斯之職,擔任藝術總監,而愛麗絲小提琴首席的位置則由 Erich Höbarth 接下。2018 年,樂團發行了新專輯《Schubert: Symphony No. 7 in B-Flat Major, D. 759 "Unfinished", Lieder》,由 Gottfried 擔任總監,與音樂廠牌 Aparte 合作錄製。

來自
Vienna, Austria
成立於
1953
類型
古典音樂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