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oque

Baroque

米洛什·卡拉达格利奇以巴洛克时期作品开启音乐生涯新篇章。他曾在 2011 年的首张专辑《Mediterráneo》之后推出一系列洋溢地中海风情的专辑,而这一次,这位来自黑山共和国的吉他演奏家决心深入探索 17 到 18 世纪在欧洲宫廷作曲家中蔚然成风的华丽音乐风格。新专辑收录了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在西班牙、弗朗索瓦·库普兰在法国、亨德尔在英国创作的大键琴乐曲,以及维瓦尔第创作的意大利式协奏曲,皆改编为了吉他演奏版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充满了对比的艺术:高昂和沉重、光和影、黑暗和光明。”米洛什告诉 Apple Music 古典乐。 米洛什对改编并不陌生——毕竟在现代吉他诞生之前,演绎任何音乐都必须经过这一步。专辑中的部分曲目对吉他改编而言格外友好:例如德国作曲家西尔维厄斯·利奥波德·魏斯的鲁特琴作品,就特别适合改编为吉他曲,多年来也已经成为了吉他演奏曲目中不可或缺的经典。 但另外一些曲目就没那么容易处理了,比如维瓦尔第为四把小提琴、大提琴、通奏低音和弦乐而作的《B 小调协奏曲 RV 580》。“我想去探索那些我作为听众多年来一直喜爱的音乐。”米洛什表示,“我想,‘我为什么不能演奏出像朱里亚诺.卡米诺拉的维瓦尔第小提琴专辑,塞西莉亚·芭托莉的花腔或者维京格·奥拉夫森的钢琴相媲美的炫技乐曲呢?我必须拿出勇气,去尝试哪些音乐适合用吉他诠释,哪些则不然。” 专辑的核心曲目是巴赫《D 大调第二号帕蒂塔》中的第五乐章《恰空》,这套组曲是无伴奏小提琴音乐的至高杰作,《恰空》则是其中情感深刻且技巧复杂的一章。“它始于一个简单的和弦进行,之后在短时间内探索了大量对比。”米洛什介绍道,“这首曲子棒极了。我听过杰斯·吉勒姆用萨克斯演奏它,但我想就算用风笛演奏,它还是会非常动听,因为巴赫的音乐很有共通性,是所有西方音乐的核心。” 米洛什希望通过专辑强调“巴洛克”概念之下的多样性。“欧盟之内没有国界。”他表示,“但如果你从法国来到德国,或者从法国来到西班牙,你会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星球。”从专辑开场曲,斯卡拉蒂空灵内省又朴实无华的《D 小调奏鸣曲》,到韦斯严谨理性的作品,再到维瓦尔第如火一般热情且富有活力的音乐节奏——国别的差异便在这些迥异的音乐语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巴洛克’这个概念源自葡萄牙,那里的珠宝商人用这个词描述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米洛什补充道,“这些珍珠就像各式各样的人一样独一无二——它们的形状各异,各有各的美,一如音乐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意义。”

选择国家或地区

非洲、中东和印度

亚太地区

欧洲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美国和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