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b Rock

Sob Rock

約翰梅爾在先行單曲〈New Light〉的 MV 中,直接以廉價特效與「破爛」電視廣告風格頹廢登場的模樣,這反差想必至今仍讓粉絲們難以忘懷;但讓人難以忘懷的不只有廉價特效,還有專屬於 80 年代的美學與潮流,光看《Sob Rock》(煽情搖滾) 專輯封面上,低飽和度的色彩以及堪稱「文字藝術師」的構圖,便能馬上知道這位被奉為新世代吉他天王的男人,正要帶我們重回那個特價標籤黏在封面摳不下來,充斥電棒燙與狗血吉他獨奏的 AOR (成人抒情搖滾) 年代。而那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專輯名稱,則意外地展現了約翰梅爾的獨特幽默,「我叫他煽情搖滾 (Sob Rock) 是因為我認為這就是一篇廢文 (Shitpost);但更重要的是,這篇廢文正如坐在你面前的音樂人,開始演奏一些他自認為垃圾的創作,可最後你卻因此而被打動,『這是我聽過你最棒的作品』的念頭不禁在你心中浮現。」約翰梅爾在 Apple Music 1 上告訴主持人 Zane 專輯名稱的由來。(It’s called Sob Rock because it’s a shitpost. But more importantly it’s what I thought was a shitpost, and this gets down to where artists sit in front of you and play you what they think is their garbage. And you go, ‘That’s the best thing I ever heard you play.’) Z 世代們走過「老頑固」們塵封的音樂收藏,或許真的會覺得這是哪來的過氣玩意?但對經歷過 80 年代的人們來說,《Sob Rock》則是一封獻給上世紀末的搖滾情書:那些舊式旋律如同至今仍緊抱在手的「小被被」(security blanket),深吸一口就能讓人想起在二手唱片行 digging 的氣味,也是約翰梅爾藏在廢文之內的深情。在全球疫情尚未恢復的此刻,這樣的安慰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帶著「怎樣的音樂才能讓自己感到一切安好?」的思考,成長於 80 年代音樂搖籃的約翰梅爾自然而然地選用了大量 MIDI 合成器、原聲打擊樂器、滑音吉他等悠然脆亮的乾淨聲響,在如 Wham! 般精緻摩登的流行感之上又加入鄉村樂、草根搖滾與太空搖滾的剪影——得出的結果便如〈Carry Me Away〉,播放時說不定還會被經過的爸媽以為是畢業舞會上的定情曲。儘管如此,在〈Why You No Love Me〉與〈Wild Blue〉中,他仍然不忘藍調本位,用電吉他獨奏出甜美聲響;而〈Til the Right One Comes〉中的吉他音色與獨奏手法也不由得讓人想起影響約翰梅爾至深的吉他大神 Eric Clapton 與藍調傳奇 Buddy Guy。 尤別於 2017 年的前作《The Search for Everything》那略帶傷感的失戀主題。開篇曲〈Last Train Home〉前奏的合成器聲響捲起濃濃 Soft Rock 氣息,約翰梅爾邀來 Toto 樂團的打擊樂靈魂 Lenny Castro 與演出鍵盤手 Greg Phillinganes 一同獻技,將充滿非洲色彩的節奏和標誌性的鍵盤音色提取於自己的創作中,並由鄉村女歌手 Maren Morris 擔任客座和聲,奠定了整張專輯明亮積極的調性——更重要的是,從編曲中我們聽見了一切影響約翰梅爾創作的根基:藍調與鄉村音樂,彷彿這次才是「Search for himelf」的自我重探旅程,還有那位自認總寫「垃圾」歌樂人的坦然。 在自承根本不會有人認為《Sob Rock》是張專輯名稱、且更像是為了宣傳而想出的噱頭以外 (例如在社群平台上為 Sob Rock 下了多種抽象意義、或者以仿古電視播送的宣傳短片),約翰梅爾也誠摯地在其中置入了他這一生對於音樂的熱愛、還有那足以讓人回想起過往時光,哺育他的經典創作與動人旋律——這些看似自嘲或引人發噱的作為,並非刻意煽情、也非全然胡鬧地一篇「廢文」,而是暗藏他的樂人真情。

其他版本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